运用信息技术提升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来源:现代科学仪器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作为信息时代的语文教师,更应有责任在网络环境下探索新的阅读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尽

随着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作为信息时代的语文教师,更应有责任在网络环境下探索新的阅读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尽力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发挥更大的作用。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语文教师应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习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运用信息技术促使教师专业素养提高

信息时代的到来,既给教育的发展带来了空前的生机与动力,又给所有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信息时代的一名教师,我们要加强进修,要给学生一勺鲜活水,自身需要长流水。而现代信息技术正是教师在业务方面自我完善的一种重要途径。

对此,为了提升自己的语文专业素养,上学期我有幸参加了2020 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台区骨干教师集训营项目,由于疫情原因,学习内容分为线上和线下两部分,线上教学依据研修任务学习网络课程,我收获颇多。我深知作为一名教师,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任,承担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这就要求教师自身要学习并传承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达到博学多识的程度,提升自我专业素质修养。实践证明,通过网上进修学习,我的专业素养有所提高,上课时能够给学生带去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学思路也更加清晰,课堂教学能够更加顺畅,做到张弛有度,有效提升了语文阅读的教学质量。

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提高语文课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教师讲学生听,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严重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只有学生主观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学生的学习才最为有效,而只有创造一种最佳的学习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而现代信息教育手段的合理运用,将彻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给教育带来了新变化,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信息技术促进了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提高了语文教学效率。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天地,让语文课堂变得更有“语文味”。基于此,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促进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就要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开拓语文教学的新局面。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小学五年级阅读方面的要求是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 万字。如果语文教学还局限在课本、教师、学习参考资料等较小的范围内,那么就会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满足不了学生的要求,无论是课内阅读还是课外阅读,都会让学生觉得很枯燥,使学生对阅读失去兴趣。而让学生爱上阅读的前提条件就是让他们感兴趣,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喜欢上课文中的人物,喜欢上阅读呢?对此,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更加丰富的语文学习信息资源呈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比如近几年我就一直通过“懒人听书”软件进行阅读,阅读了很多国内外的经典,如《红楼梦》《三国演义》《四世同堂》《春秋系列》《战国系列》《百家争鸣》等人文历史书籍,国外名著《飘》《傲慢与偏见》《复活》等。阅读给我的语文教学提供了很大帮助,我能够将这些有益资源运用到语文课堂上,推荐给学生,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有效地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

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在课前通过网络或者书籍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三国中的主要人物。教学时,先让学生进行交流,我再根据自己了解到的有关《三国演义》的内容帮助学生进行梳理,形象生动地介绍主要人物,学生听后十分感兴趣,这样学习起课文来就非常容易。课后作业中我还故意提到了几个“三国”中的事件,充分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他们都表示想一探究竟,并在回家后进行后续的网上学习或者翻阅书籍,自然而然地也就对中国名著感兴趣了,提高了阅读兴趣。实践证明,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能够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古人思想,明辨是非,为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坚实的基础。

运用信息技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文章来源:《现代科学仪器》 网址: http://www.xdkxyq.cn/qikandaodu/2021/0207/335.html



上一篇:谈科研创新和教学实践的支撑:仪器
下一篇:现代科学背景下舞蹈治疗的内涵与作用分析

现代科学仪器投稿 | 现代科学仪器编辑部| 现代科学仪器版面费 | 现代科学仪器论文发表 | 现代科学仪器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现代科学仪器》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