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宝塔护佑龙兴寺(2)

来源:现代科学仪器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0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董逌所著的《广川书跋》中曾评价《碧落碑》说:“篆字奇古,引笔精绝,不类世篆学。”又言:“此碑超出相斯窠臼,笔法已自深稳。”李清照、赵明诚

董逌所著的《广川书跋》中曾评价《碧落碑》说:“篆字奇古,引笔精绝,不类世篆学。”又言:“此碑超出相斯窠臼,笔法已自深稳。”李清照、赵明诚夫妇所著的《金石录》中则称赞《碧落碑》:“前人论书率叹其妙绝”。如果没有相当程度的篆书文字与书法功底,实际上是难以辨认和通读《碧落碑》全文的。面对这个问题,在立碑整整两百年后的唐懿宗咸通十一年(公元870年),有个名叫郑承规的人奉命用正书把碑文释出,刻于另外一座石碑上,以便后世识读和临摹。在钱大昕所著的《潜研堂金石文跋尾》中就记载了这件事说:“篆字奇古,小儒咋舌不能读,赖有郑承规释文稍可句读……要非精研六书,博涉古今者不能辨也。自宋以来,篆书家奉此为金科玉律,莫敢轻易一字。”

从一句“莫敢轻易一字”就可以看出历代的金石家、书法家们对《碧落碑》碑文的推崇。不过也正是由于碑文的奇古、精绝,为《碧落碑》碑文蒙上了一股神秘的色彩,带来了许多的神话与传说。在一些史志杂记诸如在《洛中记闻》与《金石录》中,就曾记载过两个小故事。

传说中,自诩为秦相李斯之后第一篆书大家的李阳冰,曾经痴迷于《碧落碑》碑文,对碑文爱慕备至,居然徘徊数日久久不肯离去,他左右琢磨,反复研习,不断的临摹,但始终难以摹写出碑文原有的神韵,这令他十分恼火,最后竟然愤恨地“以槌击之”,将碧落碑的上半部击碎为三块,之后又羞愧地掩面而去。现在的碧落碑上仍然可见破碎后修补过的痕迹。后人们不仅把这个传说故事镌刻在石碑上,还依照原样重刊了一碑,与原碧落碑并列一处,称之为新碑。

2014年08月18日,龙兴寺进行了全面的保护性修复

与上一个传说故事不同,第二个小故事更类似于神话故事。据说在《碧落碑》碑文写成,即将刊石之际,恰巧有两位仙风道骨的道人前来,请求把雕刻刊石的工作交给他们。众人怀疑,请道人试刻之,笔力遒劲,远胜一众雕刻者,众人乃服。二道人立石碑于室内,关门封户,闭目静坐,一连三日,昼夜不出,屋内寂静无声。众人既担心又好奇,于第三日夜晚时分,自窗上缝隙窥伺屋内情状,发现两位道人已经无影无踪,却见一对仙鹤翩翩起舞,鸣叫声声,石碑上金光放射,石粉飞扬。众人目瞪口呆,浑身颤抖,片刻之后,屋内金光收敛,一阵怪风刮开了门扉,那对仙鹤冲天而起,直上云霄,渺渺无踪。众人赶紧进入屋内,发现屋内的确空无一人,只余下已经刊刻完毕的《碧落碑》碑文,虽然没有了金光,但其文字却有如鬼斧神工,让众人感叹。因为事出之奇,文成之妙,在口口相传之下,无数的书家名流慕名而来,满意而归,让《碧落碑》碑文之奇、之美名传天下,为古今无数书法家金石家推崇。

这第二个小故事虽有神话的味道,但也与类似《聂隐娘》等唐传奇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那两位仙风道骨的道人真的是精怪所化?为什么他们要来刊刻这片祭母文?或者这只是道人们的障眼法?这一切都是那么的神秘,那么的有趣,吸引着人们探索的欲望。

欣赏过优美而神秘的《碧落碑》碑文之后,我们绕过大雄宝殿来到了龙兴寺的标志性建筑龙兴塔前。

据宝塔四周的碑志记载,龙兴塔始建于唐,在初建时只有八层,但在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因年久失修,宝塔的部分结构坍塌损坏,只能进行大规模的整修。于是整修者们将宝塔用青砖重新报以外皮,并将其增高至十三层。现存的龙兴塔高约42.4米,塔基每边长4.3米,呈平面八角形,建筑形制为楼阁式砖塔。宝塔四周还有清代及民国时期整修龙兴塔的碑记3通,经幢1座。

龙兴塔通体都由磨光的青砖砌成,塔内中空,内置楼梯,可直登至塔顶。塔身向上逐层收缩,每层均设有塔檐,各檐下都有砖雕的仿木结构,椽、柱、斗拱,应有尽有,其梁架结构亦清晰可见,精巧工整。在宝塔第一层南面辟有券门,东西两侧则辟有佛龛,在西侧的佛龛内还有唐代石雕坐佛一尊。二层以上的南北面均辟有假券门,六层与十三层西面则辟有真券门,可以瞭望远处的风景。八角攒尖式的塔顶上,置有的葫芦形塔刹颇有特色。而在八角形宝塔的每个角上均系有风铃,每当风吻铃铛,铃铛必定叮咚作响,清脆悦耳,其声音却各不相同,宛如优美动听的协奏曲,此情此景还有一个专用的名称叫做“八方协律”。

这座宝塔的文化属性也非常的明显,在塔身正面的第一层券门两侧有砖雕楹联一副,为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宝塔重修时,时任绛州知州武进题写,“雷雨平临咫尺看龙门之变,慈云遥接飞腾争雁塔之高”。同时在每层正面的真假券门上都有题额,自下而上依次为:一柱擎天、两茎仙掌、三汲龙门、四大跻空、五云献瑞、六鳌首戴、七星召应、八风协律、九陌看花、十园蓉境、十方一览、十二碧城、十州三岛……从饶有趣味的题额中可以看出古人的文化审美水平还是很高的,不仅切题而且意蕴深邃,让龙兴塔不仅成为了龙兴寺的标志,也让这座位于绛县城制高点的宝塔成为了绛州古城的文化名片。

文章来源:《现代科学仪器》 网址: http://www.xdkxyq.cn/qikandaodu/2021/0504/465.html



上一篇:酒肉香醇驱风雪
下一篇:青春狂想与江湖浪迹的神话终结评高临阳小说吞

现代科学仪器投稿 | 现代科学仪器编辑部| 现代科学仪器版面费 | 现代科学仪器论文发表 | 现代科学仪器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现代科学仪器》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